剛剛結束的上個周末,傳來家教O2O平臺“老師來了”停止運營的消息,在尚未談好B輪融資且沒有理清平臺模式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和大肆補貼帶來的資金鏈斷裂最終將“老師來了”帶入了泥潭。那么,補貼是否是加速用戶習慣培養的良藥?家教O2O平臺除了提供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連接之外,還需要做到哪些,才能讓老師長久地留在平臺上?
毫無疑問,在各大城市已有龐大自由教師群體,而且現有一對一機構的成本結構和收益分配體系亟待優化的情況下,家教O2O平臺的出現是必然,家教O2O平臺帶來的信用體系的建立、配套服務的完善,讓相對孤獨的老師個體有了可以依附卻并不瓜分利益的平臺,對老師是好的。家教O2O平臺通過對老師的分類定級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老師,對家長是好的?v觀目前做得時間相對長或者做得成績相對好的家教O2O平臺,會發現他們的思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南昌大學生家教網認為補貼不是長久之計補貼,作為O2O行業內慣用的培養用戶方式,在一開始就得到了很多教育O2O平臺的青睞。這個方式在之前的外賣、打車等日漸成熟的O2O市場中的效果已經得到證明。補貼分兩種,一種是針對家長(學生),一種是針對老師。
對家長端,365好老師給新用戶發劵,刺激首單購買,并在用戶完成一定數量的課時后,給用戶發擴科劵,鼓勵用戶在平臺上做擴科續報,形成增量市場。而請他教則有專門為新用戶定制的一整套從書包到文具的大禮包,目的也是鼓勵新用戶購買。
對家長端的類似補貼幾乎每家都有,差異主要體現在對于老師端的補貼。此前老師來了也曾經使用了對老師補貼的方法鼓勵老師上平臺,消息人士稱,老師來了月流水曾超過數千萬元,但今日的倒下不禁引人深思。補貼政策背后沒有完善的防刷單體系,使得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淪為某些投機者的提款機,最終的資金鏈斷裂或許與此也有關系。
對于補貼老師的方式,各公司都有嘗試,但是均是在小試牛刀后即停止。365好老師創始人王偉寧認為,給老師補貼會帶來反面效果,誘使老師采用不正當手段獲得額外利益,最終的結果是刷單的老師在展示、排名等方面反而靠前,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使得真正認真教學的老師離開平臺。請他教創始人陳遠河則認為,老師看中的是平臺能夠真正為其帶來生源,否則老師還是會離開平臺。
此前因大額補貼頻頻受到關注的瘋狂老師的補貼政策也是一降再降,補貼額度從開始的40%降到20%,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表示,將在10月份全面停止補貼。他坦言,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并且可以預見到的是,瘋狂老師平臺上有10%-20%的老師將離開平臺。他表示,補貼只是加速培養用戶習慣的手段,隨著教師端用戶習慣的養成和口碑傳播的開始,取消教師端補貼是必然,另外,取消補貼也幫助瘋狂老師做了一次篩選,將為逐利而來的老師篩出平臺。
補貼固然能求快,通過補貼快速拉動市場,快速教育用戶。但是,與其他O2O行業不同的是,教育行業相對低頻,因為時間成本的巨大導致的用戶決策審慎可能并非補貼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那么如何吸引足夠的生源使得現有老師留在平臺上?除了補貼之外,更重要的是對老師的服務。
南昌大學生家教網認為O2O平臺主要的不同在于服務不同,選師無憂、請他教
選師無憂、請他教是在老師的第一節課上完之后,由工作人員回訪,在回訪的過程中,建立客戶信任度,完成客戶服務,跟單等工作。輕輕家教創始人劉?票硎,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兩個,一個是為老師提供各種工具,如教研、題庫、培訓、教務、資金管理,另一個則是建立信用體系。無獨有偶,瘋狂老師的思路與此十分相似,但是,兩家的具體做法卻有不同。在建立信用體系方面,輕輕家教創建TT2F模式,采用助教幫助老師管理日常事務、集原來培訓學校的客服、銷售、教務等角色于一身,引入助教的同時,輕輕家教要求每個學生每節課都要做出不少于10個字的評論,老師要逐條回復,平臺會根據老師的評論情況給予獎勵。瘋狂老師除了希望靠學生評價的積累成為評價老師的標準之外,在老師上線初期就對老師人工審核定級,最近更是加入了特技老師評級制度,平臺上的老師經過特級教師團隊的評級后才能上線。在初期自然評論較少的情況下加入特級老師定級,為家長提供參考的同時,單是“特級老師審核”這幾個字,在向家長宣傳的時候也能收獲不少眼球。
南昌大學生家教網發現在去年年底開始“大火”的家教O2O行業,在資本寒冬來臨之際開始趨于理性,雖然“老師來了”成為先烈,它帶給行業的思考卻有著積極的作用。家教O2O平臺應該往何處去?如何避免路上的“坑”?廣鋪市場還是單點深耕?相信各個公司的掌舵人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南昌大學生家教網認為這對很多當地家教中介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大家都需要發揮各自優勢才能有立足之處,需要盡最大努力不斷取得更多教員與學員,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